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 一四八 石堡:激昂的号角

一四八 石堡:激昂的号角(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

“天亮了?”

老张扶墙而眠,待再醒转时,却见天空的东方浮现一缕鱼肚白,不由嘀咕了一声,起身开始站到垛口一角,向外望去。

初阳日升,入眼满目皆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地上的血水也早已随着时光流逝而变得干枯不已,甚至有不少尸体早已腐烂,发出阵阵令人窒息的尸臭味。

老张看的竟是有些呆滞,怎么也想不到,眼前一幕,居然是自己这五百人干的。

遥想数月前,自己才刚随段颎出塞平羌,不想居然到了远离凉州数千里的西域,还在这座堡垒里与高原上的勃纥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说实话,老张在听到五百人对数万胡奴,本能的以为自己活不了了,可不曾想,四十五天过去了,自己依然站在这座残堡,迎接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

“如果能活着回去,我张应承定会被乡亲当英雄崇拜,到时,我就可以拿着军功换来的钱粮带娘去大城市安家,再找两个伶俐的丫鬟每天伺候她老人家,

娘把我养大无以回报,现在也该是有机会孝敬她的时候,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老天保佑,能让我们撑过今日,回家赡养母亲。”

老张本名张应承,今年不过二十四岁而已,之所以被称为老张,全是因为他长的有些显老而已。

一旁的狗眼林刚从朦胧睡态中苏醒,听闻老张的话,不由嘀咕一声:“想通了?”

张应承道:“有什么好想不通的,许监军都说了,撑到日落就走,这四十多天都熬下来了,还在乎这一天时间么?”

“那就活下来吧,活着好啊,能享受这花花世界,拿着钱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多好……”

狗眼林拍拍身上的灰尘,抓起军用水囊,拔开塞子往嘴里倒一口水,然后腮帮鼓起抖动一阵,一口吐了出去,算是漱了口。

狗眼林名叫林苟,只因射的一手好箭,在训练中箭箭射中靶心,这才被人戏称为狗眼。

不过林苟对这外号似乎没有什么不满的意思,也没有出声反对,自然而然的大家都称他为狗眼林了。

林苟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往怀里摸出一个烟斗,抓出一把烟丝,分了一半给张应承道:“这是仅剩一点烟丝了,今天要撑不过,那这就是这辈子最后一口烟,赶紧抽,免的死了再也抽不到。”

“晦气,呸,你就不能说几句吉利的话?”

张应承骂归骂,但还是接过林苟手中的烟丝,取出烟斗塞入其中,点燃火折抽了起来。

两人站在石堡城头一阵吞云吐雾,等一斗烟抽完之际,林苟猛然发现峡道口传来阵阵呐喊声。

“狗日的,这天刚亮就迫不及待了?”

张应承将烟斗放在石墙边敲击几下,抖去内中烟渣,尔后吐骂一声,大声吼道:“兄弟们,干活了!”

闻听张应承嘶吼,还在昏睡或朦胧状态的汉军将士立马起身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勃纥大营内,论倾凌在得知昨日偷袭跟正面交战齐齐受挫,更是死了两名将军,是彻底被激怒了。

现在的他已经不管不顾,向全军下达了死命令,今日务必要一举攻克石堡,结束这场消耗战。

事实上,也不能怪论倾凌出此下策,只因勃纥大军的物资也撑不起继续跟汉军周旋了,这些时日,军中物资尤其是粮食都是靠劫掠陇右当地西域部族才能维持到现在。

如果今日再不打下石堡,军中就有断粮的威胁,而且四十多天的鏖战,军中也多有厌战情绪,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逼的论倾凌只能孤注一掷。

许文静看着潮水般涌来的勃纥士兵,脸上却是依旧风淡云轻,与昨日吓得差点尿裤子的模样完全是判若两人。

“白麒,本官的前程和身家性命就全系在你一人身上了,千万不要让本官失望,也不要让陛下寒心呐……”

许文静叹了口气,然后默默的转身进入石堡内一间议事厅内,静静等待结果。

现在,已经不需要他去指挥,该怎么做,石堡内的汉军士卒都清楚的很。

“想当年!火气旺,迎风尿尿,尿三丈!”

张应承一矛将一名勃纥士兵小腹捅穿,在用力抽回长矛之际,大声给自己助威。

只见那被捅的勃纥士兵在剧烈痛楚中,看着自己小腹内肠子绷出体外不停蠕动,顿时吓得惊叫连连,不断想将它们塞回体内。

“嘿嘿,把你们都捅成葫芦串……”

一名汉军士兵对准一个刚爬上城墙的勃纥人,带血的破甲矛刃在刺入他胸膛之际,忽然怪叫一声,看着那被捅的目标发出凄厉的嘶吼声,竟是诡异的笑了起来。

“都去死吧……”

一名刀盾手将手中长盾斜着向上一挥,登时一名勃纥人的下巴被击的粉碎,连同牙齿也随血水如粉末一般从嘴里吐了出来。

城墙上惨烈的攻防战依然在继续,勃纥人如出巢的蚁群般杀向石堡,顺着长梯攀爬而上,然后一个个从高空坠落,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

“嘿~”

林苟用尽全身力气,将搭在自己岗位前的一把梯子狠狠推离墙面。

“啊~”

“轰~”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诸天大明联盟大明1805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我岳父是李世民混在洪武当咸鱼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返回顶部